「滴汗打車」

內地有打車App叫「滴滴打車」,我個人在內地打車的經驗,滴着汗打車的機率比較多。

滴汗指數最高的,應該和很多朋友的經驗一樣,首選北京。北京地大、車多,堵車是常態。首都近年發展迅速,新的建築多不勝數;本地人又多從事工資較高的工作,的士司機多由外省人擔任,的士司機要求乘客人肉導航差不是指定動作。車難截,好不容易截到了,被發現不熟路拒載趕下車,又或者司機信誓旦旦說知道地點,然後去錯目的地的情況,見慣不怪。在北京打車成功又準確到達目的地的比率,可能只有20-30%。

重慶是一個我喜歡的城市。最近一次在當地的打車經驗,却是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經典。

走出機場,的士站並沒有預期的長長的人龍,本來高高興興地上了車,怎料走了沒有兩分鐘,車子死火了。我跟司機說,車子有問題的話,不要上高速,放下我讓我再打車便可以了。司機一邊應着沒問題沒問題,一邊奮力地重新啟動車子一股腦兒駛上高速。一如所料,才上高速,車子便徹底地死火了。後面的車子,不斷響號,司機向我們的車指罵,最擔心就是後來的車子沒有留意收掣不及⋯⋯

司機二話不說下了車嘗試給我在路上再截另一輛的士。高速公路上沒有載客的的士本來就不多,幾番騰折,終於截停了一輛,可惜因為不順路拒絕了。當我正在盤算帶著行李,自行下車,走下高速再截車的成功率有多大的時候,奇蹟一般的,竟然有另一輛的士答應幫忙,於是連忙拿起行李下車,在高速公路以九秒九的速度披頭散髮的奔向前面停着的車子,途中一邊忍受其他司機奇異的目光,一段擔心在高速公路口死火的的士。還幸這是個短途旅程,只有一件手提行李,操作起來還不算太累贅。

好心司機開朗健談,沿途不斷逗我說話,說重慶人都好客熱情。驚魂未定,有他天南地北,本來也是好事。冷不防他忽然給我遞來一包香煙,說是本土特產,堅持我一定要試試。健談的司機遇到過不少,請抽煙的還是頭一遭碰到。望着那金光閃閃的包裝上的那條栩栩如生的飛龍,一時間不知如何反應。

「真的謝謝你!我不抽煙的,你抽吧!」

「我抽煙你不介意嗎?」

「不介意!」

二話不說,他點起煙。原來,他想抽煙。

閒談間得知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來過重慶,好心司機決心充當起導遊來。江北機場出市區的公路,有一大段彎彎曲曲的,依山而建。左邊是山,右邊是水,風景煞是好看。司機大哥為了讓我把不同的景點看得更清楚,不斷左左右右的切換行車缐,還千叮萬囑一定要找個晚上到南山看看比香港更優美的夜景。內地不少城市並不要求後座乘客佩戴安全帶。實情是,你想佩戴也不成,因為很多時你只會找到安全帶,找不到它的扣。看着司機大哥一邊投入的抬頭比劃介紹景點,一邊來回切線,我的笑容開始有點僵硬。

因為在高速公路截車的時候太匆忙,雖然司機不確實知道我酒店的位置,但是知道附近的地標,我還是上了車,先離開危險地帶再說。來到市區,有點堵車,司機開始嘀咕他交更要遲到了。心裏想着假如在高速公路不是遇到這位好心的司機,還不知要待多久才能離開那輛死火的車子,於是我再次跟司機確認,假如他不確實知道我酒店的所在,可以在會議展覽中心給我下車,因為我知道兩者是相連的,他就不用煩惱要再花時間給我找酒店的正確位置了。

說時遲那時快,司機停下了車子,指着他的左手邊說這就是會展了。一時間我反應不過來,沒錯那個的確是會展,只是我們中間有最少八條行車缐的距離。「走隧道過去就到了。」司機說。的確,我很後悔提議他可以在會展給我下車。

就一件手提行李,走隧道就走隧道吧!走下樓梯,我卻真是呆在當場,因為我並沒有看到隧道,在我前面就只有漆黑一片⋯⋯(當時是下午四點多)然後,三三兩兩的,有人從那個「黑洞」走出來,過了良久我才明白,這個的確是一條隧道,這個是一條沒有燈的隧道。正在躊躇要不要把手提電話拿出來當電筒,又再有三三兩兩的人從黑洞走出來,我決定走進去看看。隧道沒有燈,只靠兩頭樓梯的自然光照明,待眼睛適應下來,看得出隧道相當寬闊,疏疏落落的有人來往,也可以勉強辨別方向。走了大概兩三分鐘,終於到達隧道的另一端,上了樓梯,會展跟酒店就在眼前。司機倒也沒有騙我。孤陋寡聞,沒有燈的隧道沒聽過,回想起來,也不是不驚嚇的。

經此一役,決定還是預先妥善安排自己的行程比較好。想起常用的內地旅遊網站見過有訂車服務,決定一試。在網上預定、可以用國際信用卡付款,但是必須提供內地手提電話號碼作聯絡之用。訂車價錢視付車種,入門版一般跟打的差不多。訂車一小時內已經收到司機的資料。在用車當日,跟司機直接用電話、短信溝通。試用了幾回,司機都非常準時、有禮,車子也保養得非常新淨,整體而言安全可靠,不禁奇怪為何沒有早點告別打車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