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

上星期讀者「木可」投稿,談及今天八九十後就業的困局,慨嘆「無機會?寫app囉」絕非易事。筆者在工餘時間在某機構的青年創業課程分享經驗,已差不多有三年時間,接觸過的青年,粗略估計有二三百人,數目不算多,也不算太少,當中有些見聞體會,可以分享一下。

筆者有個「八卦」習慣,每次開腔之前,都會先問在座的朋友三個問題,包括:

  1. 你現在創業了沒有
  2. (想)創業的行業是什麼
  3. 為什麼(想)創業

在這些青年中,約有七成有創業經驗,當中由小試牛刀的網上買賣,到有六七年生意經驗,公司有上十名員工的例子。生意真真正正上軌道的,大約有10 – 20%。八九十後創業難嗎?難的。創業,本來就是難的。據統計,每十個新生意,通常只有一個成功,這10 – 20%的存活率,其實不錯。

這些青年人創業的行業,卻真的令我大開眼界。當中最多人參與的,是網購。貨品種類真的只可以用包羅萬有來形容,由最普遍的潮流服飾,人造首飾,家庭用品,智能手機 accessories ,到自家設計生產的相機肩帶、相機袋,甚至鑽石首飾都有(網上賣鑽飾的,我碰上了起碼兩家,還笑說可以給我打折呢!)。網購競爭大,其實不容易突圍而出。我所碰到的例子,也是以蚊型營業額賺零用的居多。當中有幾個做得較好的,例如有一位賣T恤的,有些好點子,只用了半年時間,便成功吸引了不少歐美買家的注意,現在專注批發,生意做得很不錯。其次多人參與的,是與IT有關的行業,其中包括不少寫app寫website的,其他則有技術支援、電腦維修等等,雖然並非大富大貴,一般也做得不錯。其他的, event planning、魔術師、宴會攝影,平面設計等等也有不少。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有私家偵探(還是個二十來歲的英氣女孩子呢!)、汽車黑盒、紅酒買賣、機構制服設計及生產、飯盒外賣店、數碼影像產品(市占率高達八成!)等。

「無機會?寫app囉」是現在代版的「何不食肉糜」嗎?我想說的是(老土啲講):做,唔一定得;唔做,一定唔得。今時今日的香港,縱使千瘡百孔,要創業,卻可能比任何地方任何時代方便便宜。八十後問最簡單直接的問題「講咁易呀?錢呢?技術呢?」」有錯嗎?這種想法不是錯,它的最大問題,是令人有藉口裹足不前。埋怨,並不能夠製造機會,卻最是 self-fulfilling。見過不少例子,只靠一條橋、一部電腦、或者一部相機起家。要付出嗎?當然。容易嗎?絕不。可行嗎?可行的,尤其假如你不期望一步登天的話。

excuse some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