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Baines ,本來是澳洲新南威爾士州警察法證部的明日之星,為了可以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他更在工餘進修科學及法律等相關學位。人生的一個偶然,讓當了22年差的他,放棄高薪厚祿,走一條不一樣的路,也改寫了很多人的人生。
2002年,印尼峇里島發生大爆炸,二百多人遇難,其中有八十多人為澳洲籍。Peter 因為他在法證方面的專業,被澳洲警隊委派帶領一隊法證人員到當地協助遺體辨認及搜證的工作。「搜證工作本身並不困難,但是遺體的數量、死難者家屬的彷徨無助、以及在峇里工作期間澳洲救援隊不斷受到的恐襲威脅,為部隊所帶來龐大的精神壓力,才是最難應付。」Peter 憶述。
有了2002年峇里島的搜證經驗, 2005年Peter 再次被派往海外,率領澳洲及國際救援隊伍到泰國為2004年聖誕節海嘯進行遺體辨認及搜證的工作。二十年的法證經驗,Peter 本已見盡生死無常。泰國海嘯數以千計人命傷亡的震撼,卻令鐡漢也手足無措。初到泰國重災區埗寇立的影象,至今依然歷歷在目。災難發生初期,國際救援組織蜂擁而至。可惜,熱鬧過後,很多承諾並無實現。救援資金無以為繼,令當地不少兒童在喪親之後,再被寄養家庭遺棄。在寇立,Peter遇上了一個又一個因為海嘯失去親人,住在簡陋帳篷的孤兒。
「It seemed not only the right thing, but the only thing to do to try and change where these kids lived…」終於,在2005年10月,這個過往只有為露宿者派過飯,從來沒有經營慈善團體經驗的澳洲警察,和友人成立了「Hands Across The Water」。成立短短七年,Hands 成功籌得超過七百萬澳元,而且打破其他很多慈善團體的慣例,不費一毫於行政、宣傳支出,而是把籌得善款全數用於慈善服務。Hands 由為海嘯失去親人的孤兒籌建孤兒院開始,慢慢協助其他的有需要人士,其中有受人口販賣所害變成妓女的少女,身不由己的愛滋病帶菌兒童等等。
Peter 和他的團隊明白單單照顧孤兒的起居住宿,只能為他們解決最基本的需要,長遠他們需要有謀生的技能和機會。為此,Hands 除了提供院舍 (共有七間,位於泰國清邁的第八間院舍,亦即將投入服務),在2008年投資了四十萬澳幣在 Hands的首個位於泰國攀牙府Baan Tharn Namchai (BTN) 院舍附近購買了一個橡膠園,為院童提供了就業和自給自足的機會。橡膠園的利潤,更可減輕 BTN 的營運成本。自2009 年起, Hands 更在橡膠園附近開展了養魚場和蘑菇種植場。院童知道,他們毋須再為自己的前途彷徨。
Hands 主要透過一年一度的為期八日、800公里的泰國單車籌款「The Annul Big Thai Ride」籌募經費。很多參加者,一試難忘,呼朋引伴參加了一屆又一屆,為 Hands 籌得過百萬澳幣善款。
因為他的特殊背景和閱歷,有商業機構開始找Peter 到他們的會議演講,分享他的領袖經驗。很多時Peter 會在他的演說內提及 Hands 的工作。始料不及的是不只一次,有關公司的總裁在 Peter演講完畢後給他遞上一張抬頭給 Hands的數十萬元澳幣的支票。有了各方的支持,Hands的財政漸漸穩定下來。
Hands 工作越加繁重, Peter 終於在2009年決定離開服務了22年的澳洲警察部,全情投入 Hands 的工作,並繼續周遊列國講學,分享他和他的小孩的故事。人生的一個偶然、一個決定,可以改寫一生。You just never know…
Hands Across the Water 2013 Thailand Bike Ride
Peter Baines ”Hands Across the Water” Interview for BBC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