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見這樣的一個見解,我是有一點不以為然和覺得難以理解的。不是嗎?別人對自己不好,當然是對方「衰」了,怎麼反而是自己的責任呢?鼓勵別人對自己不好,難道有好處嗎?
記得小時候讀書,學校總有一兩個老師,也不一定是訓導主任,總之就是很有威嚴的樣子,走起路來,氣場彷彿不一樣的,就算是最頑劣的同學,也不敢在他們面前造次;同時,又總會有另外一兩個老師,不怎麼受同學尊重,偶然還會成為作弄的對象。年紀再小,什麼人可以「蝦」,甚麼人不可以,原來我們心裏都很明白 – 解釋不了,總之就是知道。
假如,你自覺常常被「蝦」,類似的不快事不斷的在你身上重複發生,不妨安靜下來,檢視一下你正在透過你的言語、行為、反應,正給別人一個怎樣的印象和信息。
以下的問題,我通通犯過。
- 太缺乏自信,所以什麼事情都儘量逆來順受,就算自己義正詞嚴,卻凡事都不敢據理力爭–原來凡事和稀泥只懂妥協不懂爭取,卻最是容易被人「佔便宜」的。人需要有底線,有勇氣「Say No」,有信心可以推倒重來,才會被尊重。
· 太害怕轉變,甚至覺得有點兒 desperate (這個很難翻譯,大概就是覺得沒有出路意思) –可能是你認為這個東家唔打,你是不會找到西家的;又可能是你認為離開了這個拈花惹草的男朋友 /野蠻女友,你是不會再有戀愛的機會等等。抱殘守缺,換來的大多數是待遇更加每況越下。· 太享受當受害者 (你沒有眼花,原來很多人相當沉溺當 Victim而不自知) –假如無論轉了幾多個工作崗位,換了幾多個男 /女朋友,你依然有材料如數家珍的跟你的朋友喋喋不休的訴苦:A對你有幾不濟、B有幾不公平、C又犯了些什麼彌天大錯⋯⋯ 換了時地人,卻換不了經歷,Scary stories 仍然源源不絕,你有可能其實幾享受當受害者,享受從而得來的關心和注目,享受有藉口失敗(總之都是別人的問題,不是自己有問題)、甚至拒絕嘗試。一來這世界有時是很玄的,什麼人吸引什麼人,你不自覺的Victimize 自己,自然就會容易碰上讓你難受的人與事;二來敏感的你,也容易對別人的無心之失對號入座;三來心情不好的你,跟別人爭執閙意見的機會也無可避免的大增。·
有出路嗎?有的。直至有一天你可以鼓起勇氣站起來跟現狀說不,跟你自己的藉口說不,放膽走出你的 Comfort zone,你會發現新嘗試困難一定有,卻不如你想像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