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含劇透)
在《比海還深》的劇本第一頁,導演是枝裕和寫了這樣的一句:「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人生難免有很多無奈。
《比海還深》的主人翁良多(阿部寬飾),是個有寫作天賦的作家,甫出道便已經得到了文學奬。滿以為前程似錦,結了婚有了孩子,十五年過去了,卻再也寫不出像樣的作品。經濟拮据,人也日漸頹廢,妻子響子(真木陽子飾) 帶着孩子下堂求去,失婚的良多開始了邋遢的獨居生活,並且在私家偵探社兼職,查查些外遇通姦的案子,美其名是透過觀察人生找尋寫作靈感,說穿了不過是在逃避現實。文人脾氣,縱使明知純文學已經沒有市場,仍然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寫漫畫故事,屋租、電費、贍養費都日漸脫期,要向好友親人賒借度日。偶有裕餘,就拿來賭博,期望以小博大,然而夢想總是落空,惡性巡環,每況愈下。
對於家庭,良多是虧欠的。父親去世不久,母親淑子 (樹木希林飾)年事已高,獨居於日久失收的舊屋邨內,良多並沒有多加探望,家用亦從來欠奉,反而趁着母親外出的時間,溜回舊居,希望找到些許現金,或者一件半件值錢東西,以解燃眉之急。縱使深愛妻兒,卻自暴自棄,沒有盡力的為他們提供可靠的肩膀,安穩的生活。
愛得比海還深
「我從沒愛過任何人比海還深。」在颱風夜的收音機播放鄧麗君〈別離的預感〉這首歌的時候,母親淑子淡淡然的說了這句說話。
淑子的一生是坎坷的。在鄉村的獨棟房子長大、婚後因為家境緣故,住進了屋邨裏的蝸居。丈夫一生好賭,兒子縱有天賦卻一事無成、婚姻失敗,結了婚的女兒雖然經常探望,卻常常對她的養老金打主意⋯⋯ 老太太雖然口裏說從來沒有愛得比海還深,她的愛卻是最深最強大的。老伴忽然離世,她表現得從容瀟灑,一個人努力的生活,經常笑臉迎人,還學起欣賞古典音樂來。然而,屋裏的每一件物件、甚至在身邊飛過的任何一隻蝴蝶,都會讓她想起丈夫來。明知兒子、女兒各有盤算,平時極為慳儉的她,把最好的都留給兒女孫兒享用。兒子無論如何不爭氣,依然希望盡一己之力把媳婦挽留下來。
飾演老太太的樹木希林的演出令人深受感動。情緒拿捏恰到好處,沒有半點誇張造作,生活化的演出、從容的氣度、強大的幽默感,為淑子的坎坷減了苦澀。
「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良多頹廢、怠惰、好賭,然而,他的心是柔軟的。他的成名作,正是取材自小時候和家人相處的點滴。知道了兒子開始學打棒球,雖然自己沒有能力,寧願跟姐姐、同事借錢,也要給兒子買最好的美津龍波鞋。本來回老家是為了偷錢,看見孤苦伶仃的母親,心軟下來就把身上僅有的一萬円都給了母親。良多從來都希望做好,他努力,卻懦弱。自暴自棄,或許因為他不明白為何自己會變成這樣的人。
我們或許沒有良多那般不濟,「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的感慨,卻令不少人深有共鳴。這種落差,不單只是表面地與職業、成就有關。我們感慨,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成為小時候希望當上的醫生、律師⋯⋯更基本的,是因為我們無可避免地曾經令身邊信頼自己的人失望。我們都希望做好,因為軟弱,我們都沒有成為心目中的那個大人。
相貌英俊,身高六尺三寸的阿部寬是模特兒出身,曾經主演多部電影和電視劇。《比海還深》的良多是個事業愛情皆失意的窩囊小男人,阿部寬在戲中總是穿着舊舊的襯衣,微微的寒著背,一臉油光,潦倒、貪婪、軟弱、深情,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導演是枝裕和擅長拍攝具人民情懷的電影,他的前作《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和《海街女孩日記》,都是透過不同的故事,探討親情。《比海還深》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電影大部份的場景,離不開人口凋零的屋邨、良多的邋遢單身公寓、只有四個職員的小型偵探社。緩慢的調子,淡淡的情懷,感動人的是幾個主人翁非常寫實的處境。
前妻響子對良多還有感情嗎?應該是有的。然而,和上一代不同,響子不打算走老太太的舊路。只有愛,並不足夠。響子寧願放棄一段破碎的婚姻,趁還有機會,為自己和兒子,尋找幸福。一場颱風,令四口子重聚屋簷下,縱使覆水難收,難得的一夜相處,幾段對話,卻把許多心結打開了。雨過天青,電影沒有一般肥皂劇的大團圓結局,無奈,反而真實。
圖: 安樂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