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欺詐師JP – 香港篇》去年暑假在香港拍攝,導演說他很喜歡香港,也有留意香港的新聞,電影特意以本地一場示威作為故事主人翁來港幹大茶飯為背景。劇組沒有水晶球,劇本寫的時候香港還沒有發生因為反對逃犯修訂條例而引發的示威浪潮,命定一樣的,電影安排在此時此刻上畫。
電影裏的香港,很美。
隨着劇情發展,劇組走遍全香港,油麻地廟街、香港仔海鮮舫、尖沙咀海旁、鰂魚涌海山樓、鯉魚門、北角春秧街⋯⋯ 導演拍出來的感覺,不是老外眼中那種陳腔濫調的East meets West ,而是有一種知心的,有點像男朋友溺愛心愛女孩的視覺。電影中的主人翁來到香港,幾乎是每個場口都會出現一種香港地道美食,由一盅兩件、絲襪奶茶、到火鍋等等應有盡有。日本劇組拍出來的香港,很有溫度。
這一個多月來我城局勢急劇惡化。看着螢幕上那麼璀璨的香港,不無唏噓。
《信用欺詐師JP》本來是由長澤正美主演的人氣日劇,講述她飾演的達子、東出昌大飾演的少爺仔,以及小日向文世飾演的理查德是三個以計謀設局,從壞人手上騙取巨款,儆惡懲奸的信用欺詐師。劇集受觀迎,劇組決定拍攝電影版,並來香港取景。
欺詐師的故事,離不開計謀、欺騙和局中局。如何取得目標人物的信任,又如何不墮入別人的圈套,就看欺詐師的本領。故事柳暗花明又一村,以為有點胡鬧,然後當一切揭盅,觀眾才明白原來每一步都經過精密計算。這裏不劇透,總之電影前後呼應,每一個出現過的人物都有戲,甚至一句簡單的對白,原來都有玄機。
欺詐,離不開信任。當事情水落石出,讓人最沮喪的,或許不是招致的損失,而是被出賣的感覺。達子招攬了由織田梨沙飾演的莫奈子為徒弟,三人組隨即向她表示「我們不是拍檔,我們都有出賣對方的自由。」《信用欺詐師JP》是一套喜劇,這句對白,卻在我腦海中縈繞不去。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基礎究竟是什麼?除了感情、信任,在現實世界,利益大概也是一個重要的元素。當然,當關係僅僅建立於利益時,就不存在所謂的道義了 – 所以,當有更大的利益出現,或者自身利益受損的時候,出賣,是理所當然的。
電影的結局,讓人會心微笑。我們這個璀璨都市呢?「因利而聚,利盡而散」會是今天的惡勢力瓦解的一個契機嗎?